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港资工厂现倒闭潮 工人组成代表会捍卫权益

港资工厂现倒闭潮 工人组成代表会捍卫权益2008-10-28 06:57 来源:北青网综合  
据南方日报:昨日(19日),记者赶赴日前宣布结业的百灵达深圳公司现场,全面了解了这起工厂关停事件的始末。据百灵达深圳公司员工与供应商透露,去年9月至今,百灵达已拖欠员工薪资与货款近5000万元。百灵达公司高层人员则对记者表示,正在协商应对举措,待时机成熟将向媒体披露。目前,西乡街道办已介入这起事件,协助百灵达员工追讨欠薪,并将于近期为工人每人发放300元生活费。员工工资拖欠被迫打零工糊口  
百灵达深圳公司一名职工代表介绍,百灵达从去年9月便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今年8月的工资直到10月初方才发放80%,目前还拖欠8月(20%)、9月份工资和经济补偿金,总额高达1211万元。“1200多工人的食宿很成问题啊,不少工人从9月份便开始在外面打零工糊口。”  
此外,记者了解到,2005年9月至去年7月,百灵达尚拖欠工人加班费近600万元,虽经法院仲裁百灵达同意支付,但至今没有下文。令工人们尤为气愤的是,10月8日起工厂已经全面停工,但百灵达高层始终没有向工人通报任何消息,对工资结算与加班费补偿不置一词。员工代表张先生告诉记者,日前从电视上获悉百灵达将结束深圳业务,公司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便组织了员工代表大会,并充当代表,号召员工采取适当方式争取合法权益。  
街道办每位工人发300元生活费  昨日下午1时许,百灵达千余职工徒步至西乡街道办,请求政府施以援手。员工代表们向街道办提出3点请求,即政府出面配合寻找百灵达负责人,与工人商讨解决拖欠的工资与加班费问题;考虑到工厂停工已久,不少工人生活困难,请求街道办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帮助封存保护厂内设备,避免被部分供应商哄抢。  
西乡街道办协商后决定,针对百灵达拖欠工资问题,由劳动办介入调查处理,向该厂发出督促整改指令书,责成该公司尽快结清所拖欠的员工工资,并会同区劳动监察大队到公司调查取证进行立案,由5名代表向劳动部门提出劳动仲裁申请,西乡派出庭也已受理了此案;区人民法院介入该案,查封了该公司的固定资产,预计于近期开庭。  
此外,街道欠薪基金于近期发放给每名员工300元生活费。西乡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也已安排于10月24日上午进行劳动仲裁。供应商3000万货款尚无处着落  
在百灵达停产风波中,受害者不只是1200余名工人,还有数十名名供货商。记者与一位为百灵达输送电路板的供货商罗先生取得联系,据他透露,被百灵达拖欠货款的供应商接近30家,货款金额从20万到600万元不等,其中大陆方面900余万,香港方面多达2000余万,仅他一家即被拖欠190余万元货款。  
百灵达员工代表刘先生说,百灵达常常采取开空头支票的方式拖延货款,且被一家供应商追讨紧迫时,便寻找新的供应商,因此工厂的供应商不断更新。  
为防止供应商入厂哄抢工厂设备用以抵债,百灵达员工代表会正在员工中征集志愿者充实保安队伍。在住宅区通往生产办公区的入口处,大门已经被封锁,而电子入口处也被一长约4米的铁架隔断。就在记者采访期间,一名供货商还试图强行进入工厂,被保安阻止。  

【相关新闻】珠三角制造业老板频现跑路 港资工厂出现倒闭潮 北京晨报  
另据北京晨报:“珠三角正面临2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今年初有关专家的警告,针对的是农民工外流、企业招工难问题而发,谁料刚过半年,这一问题已被企业倒闭、工人欠薪所取代,而港资工厂则首当其冲。有媒体赴广东调查发现,在当地不少企业主看来,目前的状况只是冰山一角,“中小企业的倒闭潮,尚未到最严重的时候。”  
年底倒闭四分之一  
“从2007年开始,香港在内地的制造工厂已出现颓势。”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香港企业在内地设立的工厂,大多以加工贸易为主,这种制造型企业多数依靠低成本、低技术含量占领市场,而随着今年金融海啸不断蔓延,欧美需求大幅下降,生存困境一下子变成了生存危机。资料显示,仅10月份上中旬,就有近50家香港企业申请破产清算。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上周表示,珠江三角洲的7万家港资企业中,年底时可能会有四分之一、即1.75万家倒闭。板跑路政府垫资  在记者的调查中,生产高档手表的“宜进利”的案例颇为典型。作为香港上市公司,在发布了大好季报之后,日前却突然停牌,随后就宣布将销售门店卖给了周大福,工厂也随之倒闭。“香港那边的高层老板均已找不到了”,对此,无可奈何的工人一律将之归为“跑路”范畴。而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企业老板“销声匿迹”的现象,似乎已成司空见惯的事情。上周二,深圳市劳动保障局曝光了30家用人单位名单,都是拖欠员工工资的。这30家企业负责人多数已经失踪,而政府为此已垫付了上千万元欠薪。  
工人留守捍卫资产  
不同于工人的无奈,一些人却成了这波“倒闭潮”的赢家,最起码把损失降到了最小。“工厂工程部的仓管,上个月开始至少偷卖了五十多万元的电线电缆、不锈钢。”在一家冷清的港资工厂院内,仍在坚持留守的工人王先生表示,他们曾向公安部门报案,但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而另几位工人则表示,该公司保安部门的人也乘机盗卖。据了解,虽然部分破产企业已由法律机构托管清算,但盗卖资产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对此,当地一位旁观者则表示,“这种事很常见,不少就是老板授意进行资产转移的!” 北京晨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