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自然哲学基础就是自然辨证法。这个事实上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还要更加基本。马克思主义者所信仰的自然哲学基础应该是自然辩证法,而不是达尔文主义。有些人认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讲实际,不应该关注所谓"玄学"上的问题,(这里的"玄学"所指的是深奥的哲学思想而不是宗教迷信) 但其实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著作本身就带有许多非常深奥的哲学论点,应该说,没有它们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过马克思主义者们确实应该认为,哲学不仅仅是认识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理论,而更为重要的是改造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理论。事实上,自然辨证法并不完全排斥经典的达尔文主义,它是达尔文主义在更高水平上的发展,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牛顿的经典力学一样。经典达尔文主义是自然辨证法在前社会的生物范畴之内的一种近似,就像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底速状态下的一种近似,或是量子力学在宏观水平上的一个近似一样。经典达尔文主义的庸俗性之一就在于,它将"自然"与"自然法则"看作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绝对体。人类只可能在它的面前磕头,而不可能改变它。在它的面前人类永远都是被动的奴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人类,或者说更为广义上的宇宙中的类社会系统,相对于自然界本身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完全被动的关系,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互动性也会越来越强,这个就好像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互动"的理论。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完全的人道主义将等同于完全的自然主义,而完全的自然主义也将会等同于完全的人道主义,这个类似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严格的按照自然辨证法的理论,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所造成的"螺旋式的上升" (即在旧的生产关系中发展出新的生产力并由此来推翻旧生产关系,然后再是更新的生产力的发展等等) 其实并不局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或者更广义的来说宇宙中类社会系统的发展,而是贯穿于一切的"存在体"之中。因为宇宙的整体的进化过程,虽然说是有许多质上的飞跃,但是在本质上是连贯的。人类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进步也是如此,新的社会形态并不完全否定旧的社会形态中的所有一切。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发展的。这个也类似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通变" (英文可以翻译为 "Continuity Through Change",即"变化中的连贯性") 思想。从宇宙出现之前的"空"的状态 (一些天文学家确实有这种整个宇宙都产生于一种"无中生有"的过程当中,不过这个"无"并不是真正的虚无,而是一种时空出现之前的"量子混沌"的状态),向大爆炸 (Big Bang) 之后的原始物质状态的"革命",是一次质上的飞跃,从无机物向生物的发展,从生物向社会系统的发展,以及从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曾经说过共产主义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才是人类历史真正开始的那一天) 也都是质的飞跃。但是这种飞跃始终是具有连贯性的,生命相对于无机物,并没有什么神秘与本质上特殊的地方,它只是无机物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表达而已。高层次的状态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低层次的状态,认为它可以完全脱离其实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这就好像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句名言: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
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这个的意义也就是说发展本身是永远也不会停滞的。但是如果"绝对运动"这样一种概念被以一种完全脱离系统论的方式来理解的话,就会变成一种毫无意义的形而上学。完全的"共产主义"是一个类似于数学上的渐进线,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但是向它的发展却永远也不会终止。这个渐进线的临界涵义就是绝对的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是一组社会学的价值,而"运动","静止"与"稳定"则是更加广义的哲学概念。但是在他们之间有一个对应的联系。如果说"共产主义"的临界涵义就是"绝对的运动",这个显得非常不够,因为"绝对运动"最多也只能与"绝对自由"相对应,那么"平等"与"博爱"呢?如果将"绝对运动"与系统论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现在我们考虑渐进线上的临界情况,这个虽然是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达到的,但是使用这个概念会方便我们思考。(在数学中的微积分领域经常使用类似的思考方式) 按照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说"共产主义"的渐进线上的临界状态就是"绝对的运动",但是这个不可能放在一个脱离系统论的完全抽象的角度来考虑。而如果将"绝对的运动"放到系统论的范畴内来分析的话,就可以得出结论,假如"绝对运动"的状态不是在一个"绝对稳定"的系统内展开的话,那么肯定会导致彻底的崩溃。如果广义的"绝对运动"的概念对应于社会学的"绝对自由"的概念,那么广义的"绝对稳定"的概念就对应于社会学的"绝对平等"与"绝对博爱"的概念。所以发展的"螺旋体"的上升过程,相对于其变革与进步的稳定程度而言,(而不是发展的量度本身) 不会是一个完全均化线性的永恒过程,而是会向一个"渐进面"而不断地趋近。(可以想像这个作为"发展稳定程度"的函数的"多元生产关系发展螺旋体"随着生产力这个元上的量度的升高而在"发展稳定程度"这个元的方向被不断地"压缩"了,但是在另一个元的方向,即发展程度本身的元的方向,却没有被压缩) 这个"渐进面"或"渐进线"在最广义的哲学概念上代表着"绝对的运动"与"绝对的稳定",在类社会系统的系统论中代表着绝对的自由,平等,博爱。这也是自然辨证法的"共产主义"发展的最广义上的与最终趋向的归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